《文殊智德赞》(附录:文殊赞的七种不同译本)

作者:转自网络   发布:2018-12-21  点击:7857

一心顶礼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菩萨简介>

文殊菩萨,梵文 Manjusri。全称、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慧的威猛)形 ,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或室利是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

因其出生时,家族中出现十种瑞相,因此而得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萨,为古佛再来,了见佛性,因名妙德。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言:「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诸佛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现童子或青年相,五髻冠其项(代表大日如来的五智),右手持金刚慧剑(表示智慧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诸佛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慧的威猛)

本师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文殊菩萨和右胁侍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其中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为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萨,称「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在中国,他和观音「大悲」、地藏「大愿」、普贤「大行」并称四大菩萨。相传中国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

依照大乘经典所载,在所有大菩萨中,文殊菩萨不只是四大菩萨中「大智」的象征,而且,在过去世他曾为七佛之师,其明达的智慧,被誉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

文殊菩萨虽现菩萨身,实则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当中皆已成佛,如过去世号为「龙种上尊王如来」,现在世则为「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世则号「普现佛」, 以是之故文殊又被称为「三世觉母」。《首楞严三眛经》中的「龙种上尊王如来」,在《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中的「普明佛」都是指文殊师利菩萨。

在许多经典中,都推崇文殊为诸佛之师、诸佛之母,不仅因其智慧超群,更因其悲愿深广。文殊曾发愿言:「诸佛之中,若有一位从初发心以至圆成佛道,非文殊之所劝发,文殊则不成佛。」由此可见其度众悲愿之广大。

若能虔诚供奉文殊菩萨,能获菩萨保佑加被,增长智慧,使学业事业顺利,破除一切烦恼。

《文殊智德赞》

敬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怙主大智,离二障云,如日清净极明朗
所有境界,如实知故,手托经箧在胸间
三有狱中,所有众生,无明暗迷苦所逼
悲悯彼等,皆如独子,为说六十支音语
如雷大震,烦恼睡醒,业力铁链使解开
无明暗除,为令断尽,一切苦芽持宝剑
本来清净,十地究竟,功德圆满佛子身
百一十二,相好庄严,请除心暗我敬礼

嗡 阿惹巴杂拿底 (二十一遍)

以尊具悲极智光 尽除我心愚痴闇
通达经论之义理 祈赐智慧辩才相

赞文其中首句为礼敬分,最后七字为请加持分;中间正宗分分别赞文殊之智与悲二种意功德(由「怙主大智……」至「……皆如独子」)、文殊之语功德(由「为说六十支音语……」至「……持宝剑」)及身功德(由「本来清净……」至「……相好庄严」)。

凡以清净心每日虔诵此赞文一遍、七遍、廿一遍、一百遍乃至一千遍者,能获净障获得净障及闻持、辩才、不忘总持之慧根等无量功德。若能每日三座修诵此赞者,彼即具足如上所说功德,并能渐次修习智、悲及道、地等行,辗转增上,迅速到达一切种智。




附录:【文殊赞的七种不同译本】

(一) 文殊赞 (亦名吉祥胜妙智德赞)
吉祥智慧功德贤 造观空法师

敬礼孺童相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谁之智慧 离二障云 犹如净日极明朗
所有诸义 如实观故 胸间执持般若函
诸有于此 生死牢狱 无明暗覆苦所逼
众生海中 悲同一子 具足六十韵音语
如大雷震 烦恼睡起 业之铁索为解脱
无明暗除 苦之苗芽 尽皆为断挥宝剑
从本清净 究竟十地 功德身圆 佛子最胜体
百一十二 相好庄严 除我心暗 敬礼妙吉祥
——出《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二) 吉祥胜妙智德赞
观空法师 译


敬礼文殊师利菩萨
怙主妙智 离二障云 清净如日极明朗
所有诸义 如实知故 至尊胸间托经函
三有狱中 一切含识 无明暗覆苦所逼
悲愍众生 皆如独子 宣说六十支音语
如雷大震 烦恼睡醒 业力铁链使开解
无明暗除 所有苦芽 为令断尽持宝剑
本来清净 十地究竟 功德体全佛子身
百一十二 相好庄严 除我心暗礼文殊
——出《吉祥胜妙智德赞念诵略轨》


(三)吉祥胜妙智德赞
汤芗铭


敬礼文殊师利菩萨
其慧远离二障云 清净如日极光明
尽所有义如实观 故执经箧正当心
三有牢狱有情众 无明暗蔽苦逼恼
普能悲愍如独子 具足六十梵音语
有如霹雳极震吼 醒烦恼眠解桎梏
而今灭除无明暗 斩众苦苗执持剑
本来清净十地竟 诸功德身圆满证
一切如来长子身 百十二种庄严相
开解我心诸暗冥 怙主微妙音前礼

——(汤芗铭译本,取自《文殊赞释》)


(四) 吉祥最胜智德赞

顶礼妙音世尊
怙主大智离二障云,如日清净极明朗。
所有境界如实知故,手托经箧在胸间。
三有狱中所有众生,无明暗迷苦所逼。
悲愍彼等皆如独子,为说六十支音语。
如雷大震烦恼睡醒,业力铁链使解开。
无明暗除为令断尽,一切苦芽持宝剑。
本来清净十地究竟,功德圆满佛子身。
百一十二相好庄严,请除心暗我顶礼。
(苾刍严定、观空译本
取自《吉祥最胜智德赞》)

(五) 文殊菩萨礼赞文

敬礼上师怙主尊者文殊师利菩萨
汝之妙慧离二障云  如日妙净极光耀
一切法义如实见故  手持经卷于心间
彼等系于轮回牢狱  无明昏闇苦为逼
一切众生爱如独子  说法六十妙音具
音震如雷出烦恼眠  业力铁练令解脱
无明暗除斩断一切  苦厄苗芽执宝剑
本来清净究竟十地  功德体圆上首菩萨身
百十二之相好庄严  除我心暗至诚礼文殊

嗡 阿惹巴杂拿底(二十一遍)

以尊具悲极智光 尽除我心愚痴闇
通达经论之义理 祈赐智慧辩才相
(取自《日常修持仪轨》)


(六)文殊赞

诚礼上师与怙主至尊文殊菩萨
妙慧遣除二障云 如日普照极灿烂
为令一切见自性 手持经卷于心处
任谁堕入轮回狱 无明暗故受众苦
彼如慈父悯独子 六十妙曲解困惑
雷音震破烦恼梦 权智启开业力锁
为斩无明众苦苗 高举智慧妙宝剑
究竟清净证十地 功德圆满具神力
除暗开慧妙吉祥 相好庄严我顶礼

嗡 阿惹阿巴杂纳底、

祈求本尊具悲极智光 开我智慧除我愚痴暗
加持令显通达三藏慧 加持令证无碍大辩才


(七) 文殊善功德智慧赞
多识仁波切译本


诚礼上师与怙主至尊文殊菩萨
尊者智慧离二障云 明净如日光耀眼,
如实明察一切事理 胸前手持法宝典。
对于世间牢狱之中 昏暗无知遭苦难,
一切众生视若爱子 语具六十妙功德。
鸣声如雷震醒烦恼 昏梦斩断业枷锁,
破除愚暗铲除苦苗 锋利慧剑手中握。
本初之时超越十地 功德圆满佛子身,
百十二相庄严妙音 驱心暗者我敬礼。
慈尊您以无上智慧光,消除我心中的愚痴暗,
领悟佛典经论诸义理,智慧辩才之光赐予我。

嗡(Aum)啊(A)喏(Ra)吧(Ba)咋(dza)纳(Na)底(dhi)

2004年7月23日多识译于西北民族大学

 

(八) 回向文
法尊法师译

愿我承此善 速成圣文殊 众生尽无余 皆安立彼地
尽我三世中 所修诸妙行 愿得如来智 遍知一切法※
乃至未到时 愿得广大慧 能如实分辨 无量诸经义
分辨如所有 尽所有微义 愿得明利慧 细智如茅端
无知与邪解 疑垢挠意时 愿得速疾慧 无间能灭除
愿于深广处 一一微妙义 获得甚深慧 无障碍而转
总以妙观察 离诸坏慧过 成办自他利 如同妙音尊

——出《金黄文殊阿惹巴杂那修法》
※ 此处似脱一句,酌加。



文殊赞释
吉祥智慧功德贤造赞   
章嘉游戏金刚释义 汤芗铭译并注

   大科分三:第一,明法身功德;第二,明法身之增上缘所现色身功德;第三,求加持。
第一有五:初明始契清净自性法身功德;二,明本来清净自性法身功德;三,明遍知尽所有性及遍知如所有性之智法身;四,明法身所作事业;五,明悲德圆满。
今初
其慧远离二障云,
【释】谓法身远离无余烦恼所知二障。
【注】始契清净,旧译始觉。

次、明本来清净自性法身功德。
清净如日极光明。
【释】谓遍知智法尔远离诸障,自尔本来诸垢清净,有如日轮最极光明。
【注】本来清净,旧译本觉 。
上来二句,亦明断德圆满究竟。

三、明遍知尽所有性及遍知如所有性之智法身。
尽所有义如实观,
【释】谓于能知能诠之境,尽所有性一切所知现前观见,又一一胜义真际与如实观见如所有性智,成为一体。
此句亦明证德圆满究竟。

四、明法身所作事业。
故执经箧正当心。
【释】表于所化者圆满开示引入解脱之究竟道,是此法身所作事业,故执经箧正当心间。

五、明悲德圆满。
三有牢狱有情众,无明暗蔽苦逼恼。普能悲悯如独子。
【释】谓于证圆满中复有智悲二分,其智分者前文已说。此中专赞悲之功德,何者为其所悲悯境?即是三界或六趣所摄诸有情众。云何因缘而生悲悯?由诸有情堕入极难解脱三有狱中,我执无明大暗所蔽,倒行取舍,其心迷惑,以是义故,便为烦恼及业积集所生苦苦坏苦行苦无间逼恼,既观见已,普于彼彼无远近,有如慈母悲悯独子,大悲悯依他而起。
上来广释自性法身及智法身功德竟。

第二,明法身之增上缘所现二种色身功德有二:初,明语功德;二、明身功德。
今初
具足六十梵音语,有如霹雳极震吼,醒烦恼眠解桎梏。而今灭除无明暗,斩众苦苗执持剑。
【注】谓由二种色身作有情事,其最胜因即语功德。语自性者,具足六十清净梵音。语功德者,胜一切种,若深若广若颠倒说,有如霹雳最极震吼。语作用者,开演四谛令诸有情醒烦恼眠,从极难断诸业集谛深桎梏中解脱缠缚。又恒发放开演缘起所生及空无相无愿之光,令诸有情除无明暗一切习气,斩除无余所有苦谛粗细苗芽。
又为表示一一剎那皆能遍知若有情性,若者随眠,若者信解,一切种种悉由慧力所出生故,而手执剑。

次明身功德。
本来清净十地竟,诸功德身圆满证,一切如来长子身,百十二种庄严相。
【释】谓于菩萨位成就无边福资粮已,修心一缘诸法真如三摩地中灭谛现前,自心尘垢始契清净与心之自性本来清净,二者成为一体。虽于现前观见法性本无分别,然其一一地分尘垢清净灭谛现行,次第增上所见法身亦有差别。
即由如是三摩地智,一一地分得到究竟增上彼岸,受生一切胜异熟生,证得无边总持无尽三昧一切功德之所依者,故说为地,如是十地次第究竟。便由金刚喻定摧破无余细所知障,即是法身圆满现前,以是力故,具足无漏智一切功德之智身成为证得受用圆满之身。
由受用身所出生者,显示无边化身工巧化身,亦随所化显种种相,而其自性即智有身。(有身与有情同义)此受用身者,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为庄严,是故总称百十二种庄严相。
又此色身是福资粮已到究竟所表形相,故其一一相好之因,即以梵天帝释转轮王等一切福德集合一体,亦复不能比其一分。
若如是说,是诸如来最胜功德,云何此中说为如来长子之身而亦无过?谓于过去久远过七十万阿僧企耶百千殑伽沙劫,彼时有佛号雷音如来出现于世,在于东方去此过七十二那庾多佛剎有世界名无生,彼雷音如来于中说法。尔时至尊微妙音者为转轮王,名曰虚空,于彼佛前发菩提心。若了义说,久远已来早成正觉,随所化机现菩萨相,作众多佛始初发心之善知识,复于众多佛土现佛子相,宏音开演缘起生等甚深教法,是故说为示现无等一切如来长子之身。
【注】《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云:诸菩萨生略有五种,摄一切生,于一切住一切菩萨受无罪生,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何等为五:一者除灾生,二者随类生,三者大势生,四者增上生,五者最后生。云何菩萨大势生,谓诸菩萨禀性生时所感寿量形生族姓自在富等诸异熟果,一切时间最为殊胜,是即此中胜异熟生。
无漏最后身者,既断烦恼故曰无漏,其最后生死曰最后身。《瑜伽论略纂》云:最后身者谓己生欲界,即于此身成道,此身为生死最后有故,名最后身。

第三,求加持。
开解我心诸暗冥,怙主微妙音前礼。
【释】谓于我心或我相续之烦恼障与所知障及恶业障一切暗冥开解无余,加持无碍威力无碍之怙主微妙音作呼吁已,三门恭敬为彼作礼而祈请之。
说此赞胜利。
如上所说赞文,于自性身智法身受用身变化身四身功德,断证二种功德,身语意事业等功德所诠圆满最极深广,一切赞扬微妙音文此为殊胜,知已当修,于诸义理心善作意,以清净信及决定信,复于如彼功德自己亦求现证,发深欲信,由三信门而作祈请,能得总摄随念三宝一切胜利,现大威力如来子相,一切佛父微妙音尊加持神力速疾来入,最大罪堕亦得清净,深慧明慧广大慧等一切功德顺易生起,尽未来生剎那不生八无暇处,能善趣入诸菩萨行,如是等等。诸多经部其中所说赞扬微妙音之功德一切胜利,以此能得。《文殊佛剎功德庄严经》云:善男子,若有受持俱胝那庾多百千如来名号,若复有称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名者,福多于彼,何况称于普见佛名。何以故?彼俱胝那庾多百千如来利益有情不及文殊师利于一劫中所作利益,是故但一称诵妙吉祥名,所获胜利不可思议,况复如前依法诵持,所获胜利更无尽际。

说此赞胜利之相
若以增上清净意乐,每日持诵一遍七遍二十一遍百遍千遍等,如是依次能清净障受持所闻说法无畏总持不忘,摧伏一切外道诤论,慧根慧力等(五根中之慧根五力中之慧力)无量功德悉能具足。有能日作三次赞者,具足所说诸功德已,若慧若悲若地若道渐次上达。又复次第向上增进,速达一切种智之城,即得成为解脱有情出离轮回最胜商主。
「释文中所说文殊菩萨事迹及赞功德两段,均引用不空三藏所译《文殊佛剎功德庄严经》中之文,与藏文原本大同小异,读者若能参阅原经尤为殊胜。
藏本赞文原系八句,前六句每句十五字,后二句每句十六字,共一百二十二字。今译为十八句,每句七字,计一百二十六字。」——译者并识

【附记】
《文殊赞释》是章嘉游戏金刚(章嘉三世)对文殊赞词所作的解释,汤芗铭在三四十年代译出,并加了简注。此赞藏文名称应为《吉祥最胜智德赞》,观空法师曾以此名译出,(见《法音》1986年第四期《吉祥最胜智德赞 解释及修七支方法》)是此赞的又一译本,二文可对照参考。此赞作者,汤译为吉祥智慧功德贤,观空法师译本为班乍阿俞达阿黎,「但在标准的传记中则说是五百班智达(通达五明的学者)相约在各自住处,各撰一文殊赞稿,定期讨论,迨至共同阅读时,乃见字句皆同如出一人之手,因此极感希有云。」(见观空法师译文)因此可知,此赞在印度也影响极广。



 (四) 吉祥最胜智德赞 译注
苾刍严定、观空译本

赞文其中首句为礼敬分,最后七字为请加持分;中间正宗分分别赞文殊之智与悲二种意功德(由「怙主大智……」至「……皆如独子」)、文殊之语功德(由「为说六十支音语……」至「……持宝剑」)及身功德(由「本来清净……」至「……相好庄严」)。
凡以清净增上意乐每日虔诵此赞一及七、二十一、百、千遍等者,皆能如其次第获得净障及闻持、辩才、不忘总持、折伏一切论敌之慧根及力等无量功德。
若能每日三座修诵此赞者,彼即具足如上所说功德,并能渐次修习智、悲及道、地等行,辗转增上,迅速到达一切种智城,成为救度一切众生解脱六道轮回之大导师。
很多人只知文殊大士为菩萨,并不知其为佛陀。依《文殊佛剎功德庄严经》述:「此至尊妙音(注:即文殊大士)……实则早已成佛,但在所调伏众生前示现菩萨相……及在极多佛土现佛子相为众生宣说缘起等其深妙法……」由此可知,文殊大士实已证最上佛境,只是应因缘而化现为菩萨相而已。
一九二六年秋译于四川康定乐至山阿兰若